+ + dot-shape

随喜分享

《解惑》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

人易融媒整理 2023-05-20 12:20:08

《解惑》的作者是英国60年代的思想家,舒马赫。他觉得我们无论是看自己,看周边的环境,还是看这个世界,都应该从一个整体的视角出发,把世界当成一个整体来思考

书中首先探讨了“世界”和它的四种存在层次,接着探讨了“人”,人用来应对世界的装备(心智),以及人在何种程度上能胜任与世界的相遇(契合原则)。接着又探讨了世界和自我的认识(四种认知领域),最后审视了人生在世的意义。

思维地图

“从最崇高的事物中可能获取的最微妙的知识,也比从低微的事物中获取的最确凿的知识更可取。”

作者开篇通过自己的经历,在旅游时,发现实际存在的教堂并未在地图上标注,当地人也默认这件事情的存在,于是作者发现我们拿着的地图,只是别人想我们看到的内容,如果我们要去的地方不在其中,我们就找不到方向。同时他也呼应到我们的教育,我们的知识,我们对世界的理解,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方式,都来源于学校,但学校的地图存在其局限性,因此我们出了学校面对社会时,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。因而他鼓励我们自己去洞察身边的世界,而不只是简单得相信已存在的内容,提醒我们要对熟知或未知的事物都保持探索和好奇。

作者提倡通过地图的方式把世界当成一个整体来看,标明醒目的地标,为看的人指明方向。我们自己的思维地图,就是我们的人生旅行指南,它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开始。

作者阐述了他的地图地标来源于四大真理,整本书也是围绕这四大内容做展开,即人用来应对世界装备的真理(契合),人认识世界的真理(四大认知领域),和有关人生,以及人生在世的真理(汇聚性和发散性问题)。

近代哲学发生转折性变化,有个重要的人物,就是笛卡尔。笛卡尔认为:“那些寻找通向真理捷径的人,不应该为任何无法与数学和几何学的论证相媲美的对象劳神。只有与我们智力相匹配的,确定无疑的知识,才可以占用我们的注意力。”笛卡尔专注于数学,几何学这种能够被公式化的,能被精确测算的知识,认为这些才值得被关注。

世界的四大存在层次

作者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,认为万物的“存在之链”是有层次的。

总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:无机物,植物,动物,人。

从无机物到植物,有了生命的介入,因而植物会形成一定的物理反应。而动物之于植物,除了有生命之外,还形成了意识,从而有了动机。人,作为目前所能了解的最高等的生物,不仅拥有生命和意识,还拥有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自我意识,它能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意识,能对自己进行思考,观察和研究。

书中将无机物用字母"M"代替,将不能完全解析的生命,意识和自我意识分别表示为"X",“Y","Z"。

无机物=M,植物=M+X,动物=M+X+Y,人=M+X+Y+Z。

这四种分层存在的结构,上层的存在包括了下层的存在。生命,意识,自我意识之间存在着连续性,但它们之间不仅仅是程度的区别,而是存在类型的区别。

生命,意识,自我意识这些内容,但我们并不能像笛卡尔说的那样公式化,也不能进行相应的精确测算。它看不见,但我们确实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。

心智模式的进程

作者将四大存在层次递进的方式表现出的特征,称作为“进程”。从被动到主动,从必然到自由,一体化和统一的趋势进程。

从最低的任人摆布的无机物,到对环境产生物理变化的植物,再到有了内在生命迹象的动物,到能掌控和利用周边事物的人,表现出明显的从被动到主动的进程。但这种进程并不彻底,即便是自主的人,也会受制于环境,变得被动。

从无活动变化的无机物,到因物理刺激产生变化的植物,再到生成动机的动物,到拥有独立意志的人。整体进程是一个从客体到本体的变化过程。

无机物的生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,没有选择也无改变性状的可能,因其没有集结自主能力的“内心”,故而它不具备创造性要素。内心是自由的舞台,我们对植物的内心知之甚少,对动物了解的多一点,对人了解的非常多。

内心,具有丰富的创造力,当我们处于下意识行为时,就像是一台机器,只是我们动物性的反应。我们只有主动生活,运用人的自我意识能力时,才处于人的自由层次。这个就类似于《当下的力量》一书中说到的有意识和无意识,当你处于无意识状态时,你的行为是被大脑操控的,而不是主动理性发生的。

我们向往的“佛”,“上帝”则是完全自由的,完美统一的神圣存在。

在生物学系统里,越高等的生物越是一个统一体,无法分割。无机物无论被切分成多少个部分,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。植物就算部分被切除,也可以存活,动物的一体化程度则更高。但这种一体化都是外在层面的,其内在的智能仍然是混乱的。

人的内在统一性胜过其他存在层次,人可以通过自我意识,改善内在的整合同化,但在目前社会仍是不容易的存在。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,仍然在做很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,而产生别扭。建立内在的和谐统一,根据自己的内心行事,让自己成为主体,才能生发力量,创造自由。

我们认为上帝,拥有宇宙,全知全能,是因为存在层次越高,世界越是丰盈而富饶。自我意识,蕴含着无限潜能,它能使人达到超越人本身的存在,正如经院哲学家所说“要想恰如其分地做人,就必须超越人地层次。”

契合真理

我们所看到的一切,都是我们的认知。

所谓契合,即认知者的理解必须与有待认知的对象相契合。契合,是种信念认知。信念并不能看清真理,但它会让你注意到真理。

作者在这种契合里,提到了“肉体感官”和“智能感官”两个概念。

肉体感官,是我们身体的五感,眼耳鼻舌身。我们的大脑靠肉体感官提供资料,是被动的存在,我们的大脑与无生命物质相契合。智能感官,则运转着心灵。

健康的人都拥有类似的肉体感官,但他们的差异就在于心智的强弱和广度。就像有的人听得懂音乐,有的人听不懂,有的人看得懂画,有的人看不懂,他们的肉体感官并无区别,区别的是心智。

感官所获得的是事物的外在,是一种经验,有其认知的可见性。内在所探索的是事物的本质,是内观,有其认知的不可见性。

两者就像文中所举的“抽烟时祈祷”和“祈祷时抽烟”的区别,对肉体感官来说,两者并无区别,但在智能感官里却失之甚远。

关于契合真理,除了对感官的解析,作者还提到了两个概念:理解科学和操纵科学。

在对于理解科学和操纵科学的认知里,提到了古老的科学和新科学的区别。古老的科学,是“智慧”或“理解的科学”,它趋向于至高无上的善,真善美,它的目的是为人带来幸福和救赎。而新科学主要趋向于物质实力,是应用性,实证主义的学科,它是认知存在事物的一种手段。

操纵的科学注重实效,当在物质世界开展活动时,需要操纵知识的帮忙,就像《当下的力量》说大脑是我们面对世界的工具一样,有了恰当的心脑开关,我们才能更好地使用工具。我们既需要操纵科学地实用性,又需要理解科学地包容度和创造性,这样才能形成更大地心智空间。

四种认知领域

第一种领域:认识自己;第二种领域:认识其他人;第三种领域:认识他人眼中的我;第四种领域:认识这个世界。

作者提出,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,现实分为两个部分:一部分是“我”,另一部分是其他的一切(包括你在内的这个世界)。“我”和“世界”,“外表”和“内在体验”,这两对可以形成四种认知领域有关的问题,即:

一是我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什么;二是其他存在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什么;三是我在其他存在的眼里,是什么样的;四是我所看到的周遭世界,是什么样的?

一和四,我们是比较能直观感受的。但是二和三则比较难知晓。
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我们要知人,需先自知。我们每个人的内心,都有上帝的要素,有世间所有的智慧和力量。要了解自己,就需要我们有目的地引导注意力,裸露我们的注意力去发觉自我意识,使其变得连续可控。

邬斯宾斯基提出注意力的三种水平:当我们没有施加注意力,纯放空时,是机械部分;当观察力被某个对象吸引时,我们属于情感部分;当我们的注意力被意志所掌控施加于对象上时,我们属于智力部分。

冥想,瑜伽,祷告,是我们日常追寻自我意识,用意志力抵抗思维和自我感官带来的无意识的方式。增强注意力的强度和质量,做我们思维的观察者,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有清晰而专注的认识。

作者将有这种有自我意识和无自我意识的状态,比喻成计算机编程人员和计算机,就像是我们的心灵和大脑

健全的自我认知,必须包含对自我的认识以及他人对我的认识。只关注到自我的内在体验,难免会把自己看成“宇宙的中心,观察和理解他人的需求,困惑和难处,换位思考。以人为镜,才能更完整地认识自己。

也只有当我们对自己越来越了解,才能推己及人地体会别人的感受,也才能真正做到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“。

在第四种认识世界,这个对于外在领域的认知中。作者提出了一个“描述性科学”和“指示性科学”的概念。它有点类似于理解的科学和操纵的科学。

描述性科学是种认识论,它考虑的是整体的真实性,“我真正遇到的是什么?”,某个想法是真实的,它就管用。指示性科学是种本体论,它考虑的是操纵利用价值的部分或方面,即”要获得某种结果,我得怎么做?“某个东西管用,它就是真实的。

在当下的社会中,我们更多得停留在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上,对自己的内在世界却缺乏察觉。我们不能了解自己,自然也难以了解人性,对于了解别人就更是无从谈起。

以上的四种认知领域具有其统一性,如果单独得开发一种或几种,都会破坏它的整体性。就像书中说的:寻求自知失败的人,对社会来说,始终是危险的,因为他会误解别人说的每句话,做的每件事,也意识不到他对自己做的许多事情。

人生两大课题

作者将我们遇到的人生问题,分为汇聚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

汇聚性问题就是不涉及生命,意识和自我意识的问题,基本在无机物的物质层面,比如物理化学研究的都是这样的问题,它是融合交汇的,会变得越来越精确,是逻辑性的,有正就有反。比如我们生活中的法律,制度,规范,人可以充当事物的主宰和拥有者。

发散性问题,是非逻辑的,汇聚性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,而发散性问题则是超越问题本身而发散。比如书中提到的“自由”和“平等”,自由和平等,在社会里往往是难以调和的,这个时候加入第三个因素,“博爱”,自由和平等是可以通过强制力建立的,但是博爱是超出操纵层次的人类品性。

我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对对矛盾问题的存在,而解决这些问题,并不需要发明新的解决方案,而是要运用更高层次的能力,去超越问题本身做延伸和发散。汇聚性问题被解决后,是死气沉沉的,而发散性问题是开放流动的。

就像推荐序里史蒂芬科维说的他跟他孩子的相处,当孩子们说:“这件事不是我干的,而是他。”我就会问:“你为什么选择这样回答?”我们所有的言行都是我们选择的结果,对相应的选择有我们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。有时候孩子会问他:“那么,我该怎么回答呢?”,他始终的回答都是:“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。”

就是书中作者说的:人生就是一连串不可避免会遇到的,并且必须以某种方式来解决的发散性问题。只靠逻辑和推论很难驾驭它们。可以说,这些问题充当了一种拉伸器具,用以培养完整的人,这意味着它们发展的是超越逻辑的能力。

我们生而为人,我们要活成人,我们有选择权,有创造力,我们在一次次的磨难和痛苦中不断上升到新的层次,所以我们要有迎接苦难的心态,它们都在辅助我们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。

  • 复制网址
  • 微信扫一扫